2025年3月31日,“2025工程机械绿智生态创新大会”在北京盛大举行。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行业盛会,聚焦于“绿智”“生态”“创新”三大关键词,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。“绿智”,即绿色与智能的深度融合,代表着工程机械行业在节能减排、低碳环保的基础上,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设备性能与工作效率,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;“生态”则强调行业倡导构建绿色供应链,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;而“创新”是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,涵盖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,为工程机械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在大会备受瞩目的“场景深耕”板块上,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刘光发表了题为《智慧露天煤矿主要采矿设备的机遇与挑战》的精彩主题演讲。

智慧露天煤矿主要采矿设备的机遇与挑战
刘光主要围绕“露天煤矿历程与现状、露天煤矿问题与思考、主采设备机遇与挑战、主采设备未来发展趋势”等四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汇报。
一、露天煤矿发展历程及现状
刘光系统阐述了中国露天煤矿百年发展历程、当前痛点及智慧化转型路径。他指出,我国露天煤矿历经“单斗-铁道工艺、引进西方技术、国产化创新”三个开采工艺的发展阶段,单斗-卡车工艺凭借灵活性和低成本成为主流,推动年产能突破11.6亿吨,但高能耗、高污染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。
二、露天煤矿问题与思考
当前,我国露天煤矿面临严峻着环境的挑战,高强度开采导致土地年扰动8万至10万亩,燃油设备排放污染、扬尘及地下水破坏等问题突出。面对这一严峻现状,露天煤矿行业亟需向绿色、安全、高效的智慧化目标转型。
刘光提出“采前透明勘探、采中智能生产、采后生态重构”的全周期路径,强调通过数字化技术、清洁能源装备和科学管理,实现开采效率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。
三、主采设备机遇与挑战
刘光列举油电混动矿卡、换电矿卡、氢能设备等绿色动力设备解决方案,指出其在降碳、降本上的潜力,但电池技术、氢能成本等瓶颈仍需突破。
在绿色转型背景下,露天煤矿主采设备迎来技术革命。油电混动、换电、超级电容及氢能矿卡成为行业探索方向,其中混动矿卡已实现节油30%,换电模式将补能时间缩短至3~5分钟,但氢能应用仍受成本与基建制约。同时,无人驾驶技术加速渗透,矿卡无人化率提速很快,但网络延迟、车铲协同不足导致效率仅为人工驾驶的85%~95%,且高额智能化改造成本亟待消化。
设备端创新亦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,传统燃油设备扬尘污染占矿区污染的60%~90%,亟需智能抑尘技术突破;另一方面,现有挖掘机、装载机设计基于人工操作,需重构轻量化、标准化、全流程无人适配的下一代装备体系。同时,无人驾驶技术虽在矿卡领域初步应用,仍面临效率损耗、通信稳定性及标准缺失等方面的挑战。
四、主采设备未来发展趋势
随着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政策的驱动,矿用卡车将加速向高能电池、超级电容、氢能动力等方面升级,无人驾驶技术日趋成熟。安全技术、露天煤矿相应的法规、标准更有利于无人驾驶矿卡下一步的高效运营。
未来十年,“绿色零碳、安全、高效”的智能矿卡将成为露天煤矿的标配,推动行业全面迈向智慧化。

2025 CM GIEI | 刘光:智慧露天煤矿主要采矿设备的机遇与挑战
匠客工程机械 评论(0)
来源:匠客工程机械
2025年3月31日,“2025工程机械绿智生态创新大会”在北京盛大举行。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行业盛会,聚焦于“绿智”“生态”“创新”三大关键词,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。“绿智”,即绿色与智能的深度融合,代表着工程机械行业在节能减排、低碳环保的基础上,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设备性能与工作效率,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;“生态”则强调行业倡导构建绿色供应链,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;而“创新”是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,涵盖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,为工程机械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在大会备受瞩目的“场景深耕”板块上,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刘光发表了题为《智慧露天煤矿主要采矿设备的机遇与挑战》的精彩主题演讲。
智慧露天煤矿主要采矿设备的机遇与挑战
刘光主要围绕“露天煤矿历程与现状、露天煤矿问题与思考、主采设备机遇与挑战、主采设备未来发展趋势”等四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汇报。
一、露天煤矿发展历程及现状
刘光系统阐述了中国露天煤矿百年发展历程、当前痛点及智慧化转型路径。他指出,我国露天煤矿历经“单斗-铁道工艺、引进西方技术、国产化创新”三个开采工艺的发展阶段,单斗-卡车工艺凭借灵活性和低成本成为主流,推动年产能突破11.6亿吨,但高能耗、高污染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。
二、露天煤矿问题与思考
当前,我国露天煤矿面临严峻着环境的挑战,高强度开采导致土地年扰动8万至10万亩,燃油设备排放污染、扬尘及地下水破坏等问题突出。面对这一严峻现状,露天煤矿行业亟需向绿色、安全、高效的智慧化目标转型。
刘光提出“采前透明勘探、采中智能生产、采后生态重构”的全周期路径,强调通过数字化技术、清洁能源装备和科学管理,实现开采效率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。
三、主采设备机遇与挑战
刘光列举油电混动矿卡、换电矿卡、氢能设备等绿色动力设备解决方案,指出其在降碳、降本上的潜力,但电池技术、氢能成本等瓶颈仍需突破。
在绿色转型背景下,露天煤矿主采设备迎来技术革命。油电混动、换电、超级电容及氢能矿卡成为行业探索方向,其中混动矿卡已实现节油30%,换电模式将补能时间缩短至3~5分钟,但氢能应用仍受成本与基建制约。同时,无人驾驶技术加速渗透,矿卡无人化率提速很快,但网络延迟、车铲协同不足导致效率仅为人工驾驶的85%~95%,且高额智能化改造成本亟待消化。
设备端创新亦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,传统燃油设备扬尘污染占矿区污染的60%~90%,亟需智能抑尘技术突破;另一方面,现有挖掘机、装载机设计基于人工操作,需重构轻量化、标准化、全流程无人适配的下一代装备体系。同时,无人驾驶技术虽在矿卡领域初步应用,仍面临效率损耗、通信稳定性及标准缺失等方面的挑战。
四、主采设备未来发展趋势
随着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政策的驱动,矿用卡车将加速向高能电池、超级电容、氢能动力等方面升级,无人驾驶技术日趋成熟。安全技术、露天煤矿相应的法规、标准更有利于无人驾驶矿卡下一步的高效运营。
未来十年,“绿色零碳、安全、高效”的智能矿卡将成为露天煤矿的标配,推动行业全面迈向智慧化。
敬请关注 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&《今日工程机械》 官方微信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与《今日工程机械》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