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中国挖掘机产业而言,中联重科不仅仅是一个破局者,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和趋势的典范。
这一年,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板块 一鸣惊人。
自疫情后最先复工复产、不止一次进入中国挖掘机月度销量第一方阵后,2020年12月31日,中联智慧产业城重点板块——挖掘机械园区迎来首秀,第一台产品正式下线。
这可能是中国甚至全球挖掘机产业又一道分水岭。公开资料显示,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占地1500亩,投产后的年产能可以达到5万台——而2020年一年,中国挖掘机销量不过29万台出头。“接近六分之一的比例,这意味着中国挖掘机产业,又一个巨擘浮出水面。”相关人士这样评价。
对于中国挖掘机产业而言,中联重科堪称绝对的“后程发力者”。尽管早在2008年就收购了陕西新黄工,但在挖掘机这个技术门槛颇高,大鳄林立的领域,中联重科并未贸然而行;反而耐心持重地打磨基础,将土石方设备板块的发展作为一场“产业马拉松”。在“保持战略定力,紧紧咬定长期目标,不计暂时得失与先后”的心无旁骛下,中联重科终于以“最富冲劲”、“最可持续”的方式,重返中国挖掘机行业舞台中央。
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影响,但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的发展速度,没有被打乱。2020年,带着昂扬的斗志与笃定的行动,中联重科既轻松又毫无悬念地跑进了中国市场前五,并成为全球挖掘机制造商20强的一员。
排名的跃进,象征意义比数字本身更重要。作为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10强的企业,中联重科起身于建筑设备板块;在土石方设备行业的强势突破,无疑向世界再次亮出了中联重科“综合型领军企业”的身份。
【飞轮效应】
中国挖掘机产业无论规模空间,还是价值量空间,都极其诱人。但这个行业也甚为残酷:企业一旦下滑就是一条不归路,过去几年巨变的格局和锐减品牌数量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在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当今,“稳健而不失速度”对任何一个挖掘机制造商而言,都至关重要。好在,中联重科手中有足够的筹码,其中关键之一,就是领先的“智能制造”。
2020年12月31日下线的首台中大挖产品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项目,是中联重科“智能制造4.0”系统计划中的点睛之笔。早在2015年,中联重科就已然廓清了企业未来发展战略——智能制造4.0是其中最长期的主线。
清晰的规划下,中联重科塔式起重机、高空作业设备、工程起重机,智能工厂连续拔地而起,隆隆作响;一座座“灯塔工厂”成为中联重科从“传统制造企业”向“智能制造企业”成功晋升的标签。
如今早已高速旋转起来的“智能制造飞轮”,又开始推动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的快进。
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按照“世界一流智能工厂”的要求设计建造,产品覆盖6到48吨的挖掘机 。其中,中大型挖掘机装配车间占地3.6万平方米,13套智能化装配线和智能配送中心的支撑下,平均6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。与此同时,对于每一台下线的产品,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,实时监测生产流程,预测成品质量。重塑生产线、提升产能之外,覆盖人、财、物、供、产、销的全业务管理平台,更是改变了传统的沟通、管理和协作模式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不仅如此,随着整个智能制造体系向上游——零部件配套领域延伸,向下游——终端客户群体深入,这个大平台正在为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产品战略、市场战略的制定和落地,提供着最真实而详尽的决策依据。“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的研发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,改进升级更加迅速,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提升,更加贴合用户的需求。这让中联重科的挖掘机更具竞争力。未来,无论全球还是中国挖掘机产业,得智能制造者注定能够得天下。”中联重科副总裁、总工程师、土方机械事业部总经理付玲,在两年一度的上海宝马展会中联重科晚宴上这样说到。
【双极驱动】
“智能制造”不仅改变了中联重科“看不见”的管理、运营体系,同样也影响着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载体——产品。事实上,中联重科此轮推出的“挖掘机爆款”,有着众多划时代的特质:高科技、人性化、开放性以及“够酷”。
“很多用户都会说,中联重科的产品太漂亮了。”指着一台披着极光绿外衣的挖掘机,中联重科的销售人员这样说道。很明显,中联重科对于自身挖掘机的定位,绝非传统意义上的“能用”——它要用出挑的外表向终端用户和市场宣布:这是一款真正有颜值更有实力的,智能制造时代下的“完美作品”。
作为新产品,2020年中联重科挖掘机首度被几亿人“围观”的场景,出现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。此后,“小绿军团”中的“掘世侠”迅速释放能量,成为中国挖掘机行业主流中大吨位挖掘机领域内的黑马,很快便步入“月度销量前五”的俱乐部,并在此后一年内,销量直超诸多发展历史更悠久的中外品牌。
它是如何打动终端用户的?
付玲对这场“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化学反应”,感受颇深。“技术是根,产品是本”一直是中联重科的风骨本色。“从挖掘机新品一立项开始,中联重科就笃定成功的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已经意识到的需求,还要满足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需求。在产品、技术和解决方案上,我们要超出用户的预期,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简单,更高效。”聊起产品和技术,付玲侃侃而言。而中联重科2019年推出的拳头产品——中联重科ZE215E-10挖掘机,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。
为土方施工而生的这款挖掘机,“亮点在于‘固’和‘站’。所谓固,就是相对传统工艺和结构的挖掘机,中联重科对产品的大臂、小臂都进行了强化设计,结构件寿命能够达到1.2万小时以上,铲斗寿命提升40%。而‘站’的意思,是用户只要站在地面上,就能轻易地开展常规的维护保养操作。”一则被用户广为转发的小视频上,中联重科的产品经理这样介绍到。
在2020年上海宝马展推出的G系列土方机械产品,则是中联重科将产品与5G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成果,秉承5个“G”的研发理念,即以节能高效致力客户价值提升(Growing customer value)、以全球设计理念(Global design concept)推动产品走向世界、以绿色环保科技(Green technology)节油减排促进环境友好、以卓越的可靠性(Great reliability)赢得客户信赖,以及以杰出的智能化(Gifted intelligence)引领智造未来。
技术话题之外,中联重科最愿意谈的另一点,是在用户体验上花费了多少心思。
几年前,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品牌的中联重科,将眼光投向比“单纯市场竞争”更远的“终端用户平台打造”上,以“客户联盟”的形式开始尝试“用户互动”新模式。在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看来,“成功的产品一定是跟用户不断地深入沟通、迭代,然后小步持续快跑改进提升的结果。客户联盟正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随着客户联盟的日渐成熟,这个平台正在成为中联重科主动获取“用户反馈”,进而制定修正市场战略,甚至重塑产品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;“未来,中联重科土方设备事业部将会邀请更多用户参与到产品的测试、服务流程改建,甚至参与到研发、制造提升环节。而基于这些的行动,也让中联重科成为业内驱动卓越客户体验的典范。”郭学红表示。
“技术+卓越客户体验”双轮驱动下,中联重科土方设备板块无疑正在洞开更大的发展空间。问及未来的目标,一向低调谦和的郭学红的回答颇富意味:“中联重科认为,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。沿着这样的方向,我们正在向中国甚至全球土方设备领域头部阵营迈进。”
中联重科土方机械,智定未来
匠客工程机械 评论(0)
来源:匠客工程机械
对于中国挖掘机产业而言,中联重科不仅仅是一个破局者,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和趋势的典范。
这一年,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板块 一鸣惊人。
自疫情后最先复工复产、不止一次进入中国挖掘机月度销量第一方阵后,2020年12月31日,中联智慧产业城重点板块——挖掘机械园区迎来首秀,第一台产品正式下线。
这可能是中国甚至全球挖掘机产业又一道分水岭。公开资料显示,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占地1500亩,投产后的年产能可以达到5万台——而2020年一年,中国挖掘机销量不过29万台出头。“接近六分之一的比例,这意味着中国挖掘机产业,又一个巨擘浮出水面。”相关人士这样评价。
对于中国挖掘机产业而言,中联重科堪称绝对的“后程发力者”。尽管早在2008年就收购了陕西新黄工,但在挖掘机这个技术门槛颇高,大鳄林立的领域,中联重科并未贸然而行;反而耐心持重地打磨基础,将土石方设备板块的发展作为一场“产业马拉松”。在“保持战略定力,紧紧咬定长期目标,不计暂时得失与先后”的心无旁骛下,中联重科终于以“最富冲劲”、“最可持续”的方式,重返中国挖掘机行业舞台中央。
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影响,但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的发展速度,没有被打乱。2020年,带着昂扬的斗志与笃定的行动,中联重科既轻松又毫无悬念地跑进了中国市场前五,并成为全球挖掘机制造商20强的一员。
排名的跃进,象征意义比数字本身更重要。作为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10强的企业,中联重科起身于建筑设备板块;在土石方设备行业的强势突破,无疑向世界再次亮出了中联重科“综合型领军企业”的身份。
【飞轮效应】
中国挖掘机产业无论规模空间,还是价值量空间,都极其诱人。但这个行业也甚为残酷:企业一旦下滑就是一条不归路,过去几年巨变的格局和锐减品牌数量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在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当今,“稳健而不失速度”对任何一个挖掘机制造商而言,都至关重要。好在,中联重科手中有足够的筹码,其中关键之一,就是领先的“智能制造”。
2020年12月31日下线的首台中大挖产品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项目,是中联重科“智能制造4.0”系统计划中的点睛之笔。早在2015年,中联重科就已然廓清了企业未来发展战略——智能制造4.0是其中最长期的主线。
清晰的规划下,中联重科塔式起重机、高空作业设备、工程起重机,智能工厂连续拔地而起,隆隆作响;一座座“灯塔工厂”成为中联重科从“传统制造企业”向“智能制造企业”成功晋升的标签。
如今早已高速旋转起来的“智能制造飞轮”,又开始推动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的快进。
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按照“世界一流智能工厂”的要求设计建造,产品覆盖6到48吨的挖掘机 。其中,中大型挖掘机装配车间占地3.6万平方米,13套智能化装配线和智能配送中心的支撑下,平均6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。与此同时,对于每一台下线的产品,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,实时监测生产流程,预测成品质量。重塑生产线、提升产能之外,覆盖人、财、物、供、产、销的全业务管理平台,更是改变了传统的沟通、管理和协作模式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不仅如此,随着整个智能制造体系向上游——零部件配套领域延伸,向下游——终端客户群体深入,这个大平台正在为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产品战略、市场战略的制定和落地,提供着最真实而详尽的决策依据。“中联重科土石方设备板块的研发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,改进升级更加迅速,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提升,更加贴合用户的需求。这让中联重科的挖掘机更具竞争力。未来,无论全球还是中国挖掘机产业,得智能制造者注定能够得天下。”中联重科副总裁、总工程师、土方机械事业部总经理付玲,在两年一度的上海宝马展会中联重科晚宴上这样说到。
【双极驱动】
“智能制造”不仅改变了中联重科“看不见”的管理、运营体系,同样也影响着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载体——产品。事实上,中联重科此轮推出的“挖掘机爆款”,有着众多划时代的特质:高科技、人性化、开放性以及“够酷”。
“很多用户都会说,中联重科的产品太漂亮了。”指着一台披着极光绿外衣的挖掘机,中联重科的销售人员这样说道。很明显,中联重科对于自身挖掘机的定位,绝非传统意义上的“能用”——它要用出挑的外表向终端用户和市场宣布:这是一款真正有颜值更有实力的,智能制造时代下的“完美作品”。
作为新产品,2020年中联重科挖掘机首度被几亿人“围观”的场景,出现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。此后,“小绿军团”中的“掘世侠”迅速释放能量,成为中国挖掘机行业主流中大吨位挖掘机领域内的黑马,很快便步入“月度销量前五”的俱乐部,并在此后一年内,销量直超诸多发展历史更悠久的中外品牌。
它是如何打动终端用户的?
付玲对这场“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化学反应”,感受颇深。“技术是根,产品是本”一直是中联重科的风骨本色。“从挖掘机新品一立项开始,中联重科就笃定成功的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已经意识到的需求,还要满足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需求。在产品、技术和解决方案上,我们要超出用户的预期,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简单,更高效。”聊起产品和技术,付玲侃侃而言。而中联重科2019年推出的拳头产品——中联重科ZE215E-10挖掘机,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。
为土方施工而生的这款挖掘机,“亮点在于‘固’和‘站’。所谓固,就是相对传统工艺和结构的挖掘机,中联重科对产品的大臂、小臂都进行了强化设计,结构件寿命能够达到1.2万小时以上,铲斗寿命提升40%。而‘站’的意思,是用户只要站在地面上,就能轻易地开展常规的维护保养操作。”一则被用户广为转发的小视频上,中联重科的产品经理这样介绍到。
在2020年上海宝马展推出的G系列土方机械产品,则是中联重科将产品与5G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成果,秉承5个“G”的研发理念,即以节能高效致力客户价值提升(Growing customer value)、以全球设计理念(Global design concept)推动产品走向世界、以绿色环保科技(Green technology)节油减排促进环境友好、以卓越的可靠性(Great reliability)赢得客户信赖,以及以杰出的智能化(Gifted intelligence)引领智造未来。
技术话题之外,中联重科最愿意谈的另一点,是在用户体验上花费了多少心思。
几年前,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品牌的中联重科,将眼光投向比“单纯市场竞争”更远的“终端用户平台打造”上,以“客户联盟”的形式开始尝试“用户互动”新模式。在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看来,“成功的产品一定是跟用户不断地深入沟通、迭代,然后小步持续快跑改进提升的结果。客户联盟正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随着客户联盟的日渐成熟,这个平台正在成为中联重科主动获取“用户反馈”,进而制定修正市场战略,甚至重塑产品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;“未来,中联重科土方设备事业部将会邀请更多用户参与到产品的测试、服务流程改建,甚至参与到研发、制造提升环节。而基于这些的行动,也让中联重科成为业内驱动卓越客户体验的典范。”郭学红表示。
“技术+卓越客户体验”双轮驱动下,中联重科土方设备板块无疑正在洞开更大的发展空间。问及未来的目标,一向低调谦和的郭学红的回答颇富意味:“中联重科认为,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。沿着这样的方向,我们正在向中国甚至全球土方设备领域头部阵营迈进。”
敬请关注 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&《今日工程机械》 官方微信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与《今日工程机械》官方微信